分类:中华文脉   阅读:

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记载和禁伐林木告示

  莲花山林场1958年所育的冷杉成片林

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记载和禁伐林木告示

  积石关

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记载和禁伐林木告示

  国家4A级景区莲花山

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记载和禁伐林木告示

  松鸣岩风光

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记载和禁伐林木告示

  ?《积石录》中有关“崔家峡碑”的记载

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记载和禁伐林木告示

  《积石录》中有关“积石关禁伐林木 告示碑”的记载

  ●马廉朴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今天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我国已开展义务植树节活动45个年,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4.2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0%以上。

  我州自然植被分布有很大差异,地带性十分突出。以植被带分,州境地处温带草原带。气候分温和、温凉、温寒和寒冷4区7个副区;植被亦分为干草原植被,阔叶落叶林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植被,针叶林植被,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和高山寒漠植被。历史上,我州范围内森林广布,树种较多,据明代《河州志》记载,果树和木类就有63种。

  今翻阅相关史料,看到许多关于河州森林植被的记载和两通与河州相关的禁伐林木告示石碑及一份严禁军民越界采林的告示,现加以整理,分享给各位读者。

  一、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相关记载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没有森林覆盖率的说法,也没有关于临夏(古称河州)辖区内植被的精细化的统计数据,但在相关志书里对森林广布的记载比比皆是。

  1、汉朝时期

  据《汉书》记载:陇西郡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东汉时期,临夏地区出现首个封建割据王朝,枹罕宋建割据自立,自称为“河首平汉王”,他设置百官,大兴土木,兴修宫室。西秦伏乞炽盘建都河州,于寺沟峡凿山为佛,盛建炳灵寺。悬崖绝壁,工程浩繁,伐木垒架。黄河上修架飞桥,三年乃就。这些工程都是利用附近林木建设的。

  2、唐朝时期

  到了唐代,据《法苑珠林》记载,炳灵寺附近松柏映岩,丹青饰岫,凿山构空,接梁通水,绕寺花果蔬菜充满。唐代开元中魏季随《灵岩专记》也对当地植被有记载:“林峦暗空,松茑千古,莺花一春混成屏翠。”

  3、元朝时期

  据《和政县志》记载,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派招讨使都实穷河源,过杀马关(和政新营)“林麓穷隘”,“昆仑之西,人迹罕至。山皆草石,至积石,方林木畅茂。”也就是说,河州境内森林茂密,人烟稀少。

  到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积石山仙人洞刻石中有“此景殊祥,华药馨香,山屏蓊翠。水势汪洋,杉松桧柏皆青苍,灵芝瑞草悉芳芬”的记载。

  4、明朝时期

  到了明代,河州地区仍然林木茂盛。明洪武末年,大学士解缙游炳灵寺时有“炳灵寺上山如削,柏树盘龙点翠微”的诗句;明代总兵杨一清有“四面峰峦锁翠帷,万家花柳及春栽”的描述;明朝成化弘治时,教授高弘也有“松窗月瞑夜猿啼”的记载。到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徐恒书《重修灵岩寺》碑记仍称“枫(械)枞(松)梒檀,蔚然长青,灼然荣悴;荆、芷、菖、蔴、芄、芍苈,靡不生焉”。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人们印象中干旱的东乡,志书中有“梨子山,州东五十里,多生酸梨”记载。“洮河渡口,在梨子山下,通兰州路”,说明锁南坝至牛心山,野生酸梨(木梨)繁多,植被良好。即使在州府所在地的临夏市,也有“河州城周‘登楼指顾中,白雪映青松’”“南山上‘老松无数野猿啼’”的记载。

  明代河州人王尚书写的诗句中说,大夏河两岸“泊岸蒹葭秋未老”。嘉靖本《河州志》记载,河州经常有猴、虎、熊、鹿、豹、鹤、鹭鹚等珍禽异兽出没。

  5、清朝时期

  清代,河州林木有所减少,但仍能从史书记载中看到不少地方的原貌。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河州志》载:李苏《白塔寺小集》诗中对宝觉寺写有“芳树座深松子落,曲廊吟断鸟声繁。环天漠漠清垂帘,匝地阴阴绿到门”的诗词。

  资料记载,清同治以前,大夏河流域林木茂密,青峦苍翠,植物种类繁多。道光年间,临夏县漠尼沟还有老虎活动的记载。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文物赋彩 再现丝路盛景

下一篇:战火中的中共皋榆工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