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中华文脉   阅读:

民国时期甘肃植树造林成活率低 这个问题是咋解决的?

  民国时期小西湖植树造林活动资料照片

  树木有培植风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对维持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干旱少雨的甘肃地区更是如此。植树造林是一项建设要政,更是一项艰巨工程,如何保证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一直是民国时期甘肃各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A 成活者不及千分之一

  民国时期,甘肃每年积极推行春季植树造林活动,政府虽然极力推动,地方却执行不力。如平凉一县,仅1936年春季植树时,经各乡镇派送的树秧,超过10万株,但成活者不及千分之一。

  这在全省是一种普遍现象。民间戏称:“每年均在植树,到处还是童山”“年年植树,无日成林”。究其原因,各地方政府只求粉饰表面,对于适合本地特点的栽植方法、树种选择等基本要求落实不到位,树苗成活率低,只管种、不管活的现象比较普遍。

  1941年9月23日,甘肃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张笃忠的提案指出的这类问题就很典型。提案中说:“查植树是为建设要政之一,各县每年报告,莫不庞大其数字,动辄中山林若干,保甲林若干,宅旁林、行道树、护案林若干,总计辄在数万以上。果如所云,宜早已蔚然可观矣。但一经调查,则有百姓树秧之供给已穷,而植活者更不及百分之一,所谓年年植树,未见成林。然而,民众已不堪苦累矣。似亟有必要之纠正。”

  因此,各地采取措施,加强对春季植树成活率的检查,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改善栽植。

  B 合理选择树种,精心管理

  从民国甘肃植树造林留下的档案材料看,比较统一的做法是:各地每年春季植树结束后,一到秋季,即派员对当年的成活率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向上一级报告,春季植树和秋季成活两个数字一起报,进行考核,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成活率的意见。兹举两例:

  一是甘肃省造林委员会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对兰州市春季造林成活率的调查。

  1943年春季,兰州市在中正山(今徐家山)、皋兰山暨南北两山及沿黄(河)沿路等处进行植树,共栽植各种树木65008株。其中:

  (1)沿黄河植树:沿市区黄河两岸植树22000株,成活5668株,成活率25%,树种为柳树、杨树(该年度沿黄河所栽树木,大部被夏天的洪水冲毁);(2)沿路植树:由东岗镇至安定门的公路及市区的马路两旁植树5678株,成活1702株,成活率30%,树种为洋槐、白杨;(3)山麓植树:河北、河南沿山麓各处植树8209株,成活5095株,成活率为65%,树种为榆树;(4)各机关团体植树:省会各公私团体植树8100株,成活5346株,成活率66%,树种为洋槐、榆树、白杨、柳树、扁柏;(5)私人植树:各私人住宅附近植树4263株,成活3410株,成活率80%,树种为洋槐、榆树、白杨、柳树、扁柏、果树;(6)学校植树:各级学校校址附近植树1758株,成活1335株,成活率76%,树种为洋槐、榆树、白杨、柳树;(7)荒山造林:中正山、九府台山、皋兰山、龙尾山植树15000株,成活5020株,成活率33%。

  总计在各处植树的65008株中,成活27577株,成活率42%。

  在该年度兰州市植树造林中,在“荒山造林”部分所植树木种类中以枸杞为主,原以为荒山植物稀少,栽植一般树木,恐其不易成活,所以当时决定集中力量栽植荒山上普遍生长的枸杞,栽植10000株,其他为榆树、沙柳(即柽柳或红柳)两种,栽植5000株,榆树成活率为88%,沙柳为80%,而枸杞的成活率仅有18%,以致影响全部“荒山造林”的成活率(33%)。

  C 统计各县植树成活率

  二是统计甘肃省历年(1938年-1943年)各县植树成活率情况:

  (1)1938年,报告县数24个县;植树8125493株;成活数5030330株;成活率62%;(2)1939年,报告县数24个县;植树716553株;成活数460284;成活率64%;(3)1940年,报告县数30个县;植树1362684株;成活数673573株;成活率49%;(4)1941年,报告县数30个县;植树1576324株;成活数941501株;成活率60%;(5)1942年,报告县数10个县,植树782354株;成活数(各县均漏报);(6)1943年,报告县数43个县;植树2968858株;成活数2464455株;成活率83%。

  甘肃各地植树造林成效还与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息息相关,河西、陇右各地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这些均影响春季植树造林的效果。如河边所栽树木被陡涨的洪水冲毁;春季植树树苗易遭干燥之害;因为干旱加上病虫害,一些树种苗木成活较差;当年的倒春寒,也致使许多树苗被冻死;而河滩地土壤盐碱度高;在不宜耕的山坡植树,又存在难以利用地表水灌溉的问题,栽种树苗不易成活;所有苗木不能按时令除草、移植和灌溉,这些不利因素对于树苗的成活率都会有影响。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下一篇:分离经百年 重合在盛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