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社会热点新闻   阅读:

  近日,科创板迎来开板4周年。作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4年来,科创板将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作为首要任务,促进了资本市场结构和生态的深刻变化,也有力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科创板如何持续改革创新,促进“硬科技”发展壮大?记者走进科创板企业,感受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形成的创新脉动。

  “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示范效应凸显

  “科创板是‘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登陆科创板以来,我们伴随着科创板的成长而成长,实现了半导体硅片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半导体硅片作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下游验证周期长等特点。在科创板上市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市场认可度,不到3年时间,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扭亏为盈,2022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15亿元。

  “上市后我们还通过科创板持续融资,促进重点生产线建设以及前瞻性技术、产品升级研发。”该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021年获批定增募资、2023年获批科创板首单科创债,丰富的股权融资手段增加了资金流入,推动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吸引人才力度。

  4年来,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不断彰显示范效应,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集聚。例如,科创板拥有生物医药领域上市企业111家,成为全球主要上市地之一。在光伏、动力电池等新能源领域,以及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设备等高端装备领域,科创板也集聚了一批特色企业。

  “从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三大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已有260余家,占比近一半,正在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科创板服务产业创新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规模效应日益显现。

  4年来,科创板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效应凸显。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935家,上市542家,首发融资额8476.77亿元,占同期境内A股融资总额的四成以上,平均每家公司融资额15.67亿元。“在科创板支持下,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盈利能力良好,呈现高成长态势。”田利辉表示。

  近3年来,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0%和59%,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

  上市条件更加贴合科技研发规律,帮助更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打开资本市场大门

  “得益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让当时处于研发攻坚阶段的我们能够分享注册制改革的成果,提前通过资本市场的助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锦豪说。

  对“最近一年营业收入”“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等指标均不作要求,但要求“主要业务或产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于医药行业企业,进一步要求“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艾力斯这样处在研发阶段、尚未实现盈利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新药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借助募集资金的支持,我们快速组建了强有力的营销网络,使公司研发的国家Ⅰ类新药甲磺酸伏美替尼片成功实现商业化。公司在上市第二个完整会计年度实现扭亏为盈。”杜锦豪说,科创板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更加贴合科技研发的规律,帮助更多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

  科创板持续改革,对科创企业包容性显著增强,上市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因素,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拓宽至高端医疗器械领域。4年来,越来越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在这里实现上市梦。

  今年以来科创板新上市7家未盈利企业,4年来已累计上市52家未盈利企业、6家红筹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和20家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这些原本只能寻求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受益于科创板的包容性,成功实现了境内上市。事实证明,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后,这批企业普遍发展势头良好,已有18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转正。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今年全国夏粮实现丰收,总产量达14613万吨 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有了坚实基础(锐财经)

下一篇:甘肃公航旅新能源集团与积石山县政府、中铁十四局签署抽水蓄能项目《合作协议》


  相关推荐